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8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
第二个理由,对于根性比较利的菩萨,透过佛陀的放光现瑞,就可以知道佛陀再来要说法的内容,是什么样的法味。是圆顿法门还是渐次法门?同样是圆顿法门,是要说空还是要说有?要显说要密说?等等。
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序分好像没什么,就只是在交代佛陀在什么地方,跟什么样的人集会,然后放光现瑞,好像就只是事相上的东西。事实上这些境界,包括与会的大众是哪些菩萨、哪些阿罗汉、什么名字,它都是有表法的意义。
乃至于说,佛陀在法会当中放光的位置——头顶放光,或者口中放光,或者脚底放光,根据《大智度论》里面龙树菩萨的说法,表法的意义都各不相同。
那些有大智慧的大菩萨们一看到这个境界,就明白佛陀接下来要说哪一类的法味。
所以,我们说序分就像一个人的脸,你要认识一个人,正常都是先看这个人的脸,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,是善的相、恶的相,等等。序分也是一样,从序分当中,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这个法的法味。
因为这两个原因,所以在大乘经典当中,前面往往会有放光现瑞、大地六种震动等等种种的异相的显现。这是现相。
那「现相集众序」又分为两段。
丁一、现相(二)
分为两段:
戊一、放光明云
这里要说明一下,灵椉法师在注解《地藏经》的时候,他的科分得很细。为了大家学习的方便,后面很多的细科,我们都把它给删除掉了。虽然删掉了科文,但是每一个独立的科,我们在经文当中,都会把它分成单独的一段。在讲解的时候,我们还是会跟各位介绍这段是什么内容,但是具体的科文就省略了,免得各位看着太复杂。
看到这个文:
是时,如来含笑,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——所谓大圆满光明云、大慈悲光明云、大智慧光明云、大般若光明云、大三昧光明云、大吉祥光明云、大福德光明云、大功德光明云、大归依光明云、大赞叹光明云。
有这十种的光明云。
我们先解释「如来含笑」。佛陀为什么要微笑呢?因为度化众生的因缘成熟。
前面经典都讲「如是我闻,一时……」这个所谓「一时」是什么呢?就是说,师资相契的时候——师就是师长,佛陀师长,资就指的弟子,师长跟弟子的因缘具足。佛陀有想度化众生的心;然后众生的福德因缘具足,能够来听法,这个叫师资相契。这样的时节就称之为「一时」。
No pages are currently in this chapt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