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09
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

2017道山寺

接着看到:

甲二、正说大愿

为什么会发起这个大愿。

我们刚才说,在《地藏经》第一品,<忉利天宫神通品>当中,是文殊菩萨看到世尊放光现瑞,然后由文殊菩萨代表大众出来请法。问佛陀说:「您老人家为什么今天特殊放光现瑞呢?」是文殊菩萨来请法。

各位要知道,在经典里面,每一个菩萨他代表的意义不同,各有各的深义。像文殊菩萨是代表大智慧——大智文殊菩萨。

由文殊菩萨来启请「地藏菩萨本愿」的这个法,代表什么呢?要发起这个大愿力,必须要有智慧的力量,有智慧的人才能够承担。

像有的人他为什么学佛?比如生命当中遇到一些灾难——生病了,或者是发生其他的灾难了,一时感到很痛苦而学佛。他在痛苦的时候会很努力地来念佛、拜佛,但当痛苦消失之后,他就不学了。我自己就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例子。

比如说:刚开始很苦恼的时候,你引导他好好修行,念佛、诵经、拜佛、忏悔等等,因为他身心很苦恼,所以他就很积极地去做,去修。

但是修修修……诶,很快的,或者不久之后,有感应了,身心的苦恼或者灾难去除了,这个时候再告诉他说:「某某人,你要做功课啊。」「师父我很忙啊,我最近很忙。」这个忙那个忙的,他就会有一堆的理由。

众生就是这样子,健忘!我们都是健忘的,包括你,包括我,包括大家,其实都是健忘的。那么,健忘的时候要怎么办呢?你不能说只有等到自己、家人或者其他人的灾难降临了,然后靠着一时的情绪上的触发,才发起菩提心想学佛,那是不行的。不可能说整天都有灾难发生,对吧?

而且有的人,他处于灾难当中久了,他也麻木了。就像什么呢?比如说做殡仪馆生意的人吧。他每天看到的都是死亡,一天可能接好几单死人的生意。你说,他看了之后会启发无常吗?不会啊。

他看了之后,只会想着说:我怎么样去跟丧家讲,怎么样用一些噱头的事情能够让我赚更多的钱。他想的是这个东西。

所以,慈悲心、菩提心的生起,不能只是靠一时境界的刺激和感触,必须要有大智慧才能够承担。这个大智慧承担就是说,你要去思惟佛法的道理。


No pages are currently in this chapt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