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vanced Search
Search Results
36 total results found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1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最后流通分有三个:「地神护法品」、「见闻利益品」、「嘱累人天品」。 「地神护法品」就是说,坚牢地神问供养地藏菩萨形像的利益,佛陀就为他说供养地藏菩萨像的十种利益。这是说明以地藏菩萨本身来护持佛法的流通。就是说,地藏菩萨他能够加持众生,那么众生能够信仰修行地藏法门,这个时候佛法就能流通。这是第一个地藏菩萨的护法流通。 第二个「见闻利益品第十二」,是说见闻利益的流通。因为地藏菩萨的加持,所以能够受持乃至见闻地藏法门,都可以得到利益,这是见闻利益流通。 第三个「嘱累人天品」的流通。就是前面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2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接下来「我」,像这样子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都不会改变的这个法,是我阿难亲自听闻的。这个「我」指的是阿难自己。就是说,佛陀所说的这个大小乘经典,很多都是阿难尊者他口诵出来的。 因为阿难尊者他有这个愿力,什么愿力呢?就是说,他要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。所以当阿难尊者出家之后,佛陀就为阿难重说了一遍之前说过的所有法。然后阿难尊者一路当佛的侍者,所以佛陀所说的法,他都能记下来。等到佛陀灭度之后,他再把佛陀所说的法,全部诵出来。 那前面都会讲「如是我闻」,这是我阿难所听闻的如是最极正确而不动摇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3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而且佛法当中所谓的孝顺,并不只是说今生的父母亲你要孝顺,我们对一切众生都是孝顺,因此而发起慈悲心跟菩提心。 为什么呢?前面讲过了,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。过去生当中,有无量次的轮回,每次轮回都要有父母,无量次轮回,所以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亲。 所以,对今生的父母亲要孝顺,对无量无边曾经是我们过去生父母亲的众生,也是一样要孝顺。 经典里面讲佛菩萨对父母孝顺,那古代高僧大德也有很多对父母亲很孝顺的例子。 像玉琳国师,各位都知道玉琳国师,他母亲往生之后,他就是打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4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弟子问:恭请和尚慈悲开示,个人果报个人受,连佛陀都无法改变。为何婆罗门女及光目女之母,能够因为女儿的供养及发愿,来改变因果,这跟回向的效果一样吗?请和尚为我解释,阿弥陀佛! 师父答:因果的特性就决定,是没有谁能够代受的,包括佛菩萨也不能够代受。但是呢,在佛力、三宝力量加持之下,可以改变这个缘,从而使得果报的显现跟着改变。 什么意思呢?佛法讲因果,事实上详细地说来是因、缘、果。 我们举个譬喻:一颗种子丢到土里去,这个是因。结出果实,这个是果。丢到土里去,到结出果,这中间要有个缘,助缘。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5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接着来介绍: 乙二、别序 「通序」跟「别序」都是属于序分。通序事实上就是六成就的部分;别序就是说,每个法会当中的参加众的不同、处所不同,有这些差别。 别序当中分为三段: 丙一、果因集赞序 「果因集赞序」,这个果指的就是佛果,证得佛果的圣人;那么因地,指的是一切的天龙八部,乃至菩萨,这都是属于因地的人。果上的是佛,因地的是菩萨乃至于天龙八部等等。果上的人跟因中的人,共同集合来赞叹地藏菩萨的序,称为「果因集赞序」。 这当中分为两段: 丁一、同来集会 尔时,十方无量世界,不可说不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6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先介绍一下这个五浊恶世。我们每天诵《阿弥陀经》,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,这个名词我们都知道。那我们就假借这个机会,顺便跟大家一起来说明一下五浊的内容。 劫浊,这个劫就是劫难的劫。劫浊本身没有体,它的体就是后面的四个——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,组合起来称之为劫浊。也就是说,当这个世界有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形成的时候,那这样的时劫,就称之为劫浊。 再来看底下的四个浊: 第一个是见浊,见是知见的见。就是说,这个时代的众生,知见都很有问题。那这个知见有问题指的是什么呢?身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7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十方诸佛和菩萨,都是赞叹释迦牟尼佛,能够在五浊恶世,现不可思议的大智慧、大神通的力量。为什么呢?能够在五浊恶世,调伏刚强众生。 什么叫做刚强众生?简单来说,就是这个众生的烦恼,前面讲的烦恼浊、见浊这个苦因,特别地刚强难化。 就是说,要改变一个人的错误知见很困难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想法。为什么你看现在的众生,人与人之间的斗诤很厉害?因为一个人一套理论,大家都觉得我的思想是对的。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人去回光返照检讨自己的话,那这个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。 烦恼浊也是一样,众生有贪瞋痴种种烦恼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9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所以在这个时候,佛陀能够为大众来宣说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本愿功德,因此「含笑」,面带微笑,因为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。 而且《地藏经》的法门,后面会提到,能够听闻这个法门,读诵、受持等等,都有很大很大的功德利益,所以「如来含笑」。 能够听经闻法,都是要有福报的。像各位在这里,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因缘,不管你在这边听多久。你想要能够听闻到地藏菩萨这样的大乘的法门,都是要有大福德的。要有大福德,才能够听闻这种大乘的妙法,所以佛陀「含笑」。 然后,放百千万亿的大光明云。在《地藏经》当中,释迦牟尼佛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30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当然,依止这样的性德来修行,本身要有智慧力的承担,要相信「我是未成之佛,诸佛是已成之佛,其体无二无别」。透过大乘经典不断不断地熏习,我们慢慢理解、慢慢能够承担这种思想之后,再来修行地藏法门。 其实很多法门都是这样,比如像《阿弥陀经》,表面上看起来,它讲的都是事相上的。但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面,他就能够把《阿弥陀经》会归到理上去,会归到持名当中就具足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的这个理上面去。同样的,具足大智慧的古德,他就能够将事相上的这个境界,会归到理性上面去。 首先「大圆满光明云」,就是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31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「大三昧光明云」,在这个境界当中,自性本具的定能够显现出来,因为自性的定能够显现出来,所以能够依止自性清净心来修,这个时候心就不会被一切权乘的法门、小乘的法门所转,这个就是「大三昧」。 他这个定,不是世间的死定,而是有智慧的定,也就是说,他的心能够定在自性当中,安住在自性当中,这个就是「大三昧」。 「大吉祥」,能够安住在自性当中,这个是最吉祥的事情,能够破一切障,这是「大吉祥」。 能够成就「大福德」,还有「大功德」。「福德」跟「功德」这两个又是一对。「福德」就是说,有这种福报力,可以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32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所谓功德,我们要知道,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,是不是能让你的烦恼心减少,清净心增加。 我们刚才说「称性起修」,你这个自性本具的清净心、功德,也就是说,这种戒定慧的力量,是不是越来越强大? 如果是的话,你做这个事情就是有功德。你在寺院里面扫地也有功德,乃至于你在那个地方念佛也有功德,乃至在寺院里面住,吃饭、睡觉都有功德。 要是在做一个善业的时候,内心夹杂着种种贪瞋痴的不良的动机,这个时候可能有一点少少的福德,但是功德是谈不上的。 所以就是说,大多数的人他是想追求福报,但是在他不晓得福德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28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第二个理由,对于根性比较利的菩萨,透过佛陀的放光现瑞,就可以知道佛陀再来要说法的内容,是什么样的法味。是圆顿法门还是渐次法门?同样是圆顿法门,是要说空还是要说有?要显说要密说?等等。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序分好像没什么,就只是在交代佛陀在什么地方,跟什么样的人集会,然后放光现瑞,好像就只是事相上的东西。事实上这些境界,包括与会的大众是哪些菩萨、哪些阿罗汉、什么名字,它都是有表法的意义。 乃至于说,佛陀在法会当中放光的位置——头顶放光,或者口中放光,或者脚底放光,根据《大智度论》里面龙树菩萨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33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戊二、出微妙音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,又出种种微妙之音——所谓檀波罗蜜音、尸波罗蜜音、羼提波罗蜜音、毘离耶波罗蜜音、禅波罗蜜音、般若波罗蜜音、慈悲音、喜舍音、解脱音、无漏音、智慧音、大智慧音、师子吼音、大师子吼音、云雷音、大云雷音。 放光之后,同时在光明云当中,又现出种种「微妙」不可思议的音声。这个「微」是微密而不可知,「妙」是不可思议。 什么叫不可思议?就像《维摩诘经》所说的:「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皆谓世尊同其语,斯则神力不共法。」 佛陀一音显现出去的时候,每个人听...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34
上良下因法师主讲 「云雷音」,佛陀法云密布,遍布整个法界,有缘的众生,就能够随缘听到。就像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放光现瑞,不仅遍满整个极乐世界,同时遍满十方世界,只要有缘的众生,就能够听闻,就能够得到利益,这是「云」。周遍法界,就像天上的云遍满整个虚空一样,这是云。 那么「雷」呢?雷震,能够震动大地上的所有众生。就是说,佛陀说法,能够震动众生的心,众生的心已经长时间被烦恼的垢染所缠缚。 就像比如说那些来到山上的在家居士,如果平常不是特别用功的,他刚来到山上的前一两天都是什么呢?一脸烦恼相、业障相。然后来山上用...